我国首个超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支持数百亿条数据共享******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张漫子)北京市目录链2.0于1月1日0时上线,目前北京市80余个部门的市级数据目录、16个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级数据目录,以及民生、金融等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的数据目录全部上“链”。这是我国首个超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
数字化时代,数据就是生产力。过去,不少数据沉淀于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统计报表,存在共享难、协同散、应用弱等问题。如何打破“信息孤岛”、挖掘数据价值,以助力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成为各方关切。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录链作为“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于2018年10月设计、2019年4月上线、2019年10月“锁链”。经3年多运行,北京市80余个部门的市级数据目录、16个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级数据目录,以及民生、金融等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的数据目录全部上“链”。链上实时管理目录信息50余万条、信息系统2700余个,支撑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跨主体的数据安全共享1万余类次、数百亿条。
作为全国首个超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北京市目录链的此次升级依托我国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实现从底层架构到核心算法的全面自主可控,进一步提升了政务和社会数据安全有序流通的可靠性。
长安链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长安链的高并发、低延时、大规模节点组网等能力,实现了目录链2.0在架构灵活性、共识机制、数据存储等方面的显著提升,区块链数据查询响应速度达毫秒级。特别是安全性方面,目录链2.0的框架体系、技术架构及核心组件全部自主研发,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技术,保障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基于北京市目录链,北京逐步建立起“数据来源可信任、授权范围可界定、流通过程可追溯、场景用途可监管”的数据管理控制新格局,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闭环管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翟振国:守护医者仁心,在传承中持续创新******
肺栓塞被认为是“沉默的杀手”
也称为肺血栓栓塞
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与大众熟知的心梗、脑梗相比
大众对肺栓塞的知晓度非常低
作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的学术带头人
翟振国多年来深耕肺栓塞、肺动脉高压领域
并在2019年创造性地完成了
我国首个肺栓塞领域的流行病学数据调研
明确了我国肺栓塞人群的发生率、诊断率以及病死率变化
他和团队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建议》
《新冠肺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专家共识》
还入选了中国2020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在翟振国看来
我国的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的
防治已今非昔比
呈现出全新的发展局面
这背后离不开
老一辈专家的坚实铺垫和无私奉献
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近20年来
一批批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防治工作
的专门人才涌现
在“防、诊、治”多环节持续探索
大大改善了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总策划
战钊 宋雅娟
本期编导
张梦凡 宋雅娟
记者
张梦凡 武玥彤
制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