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昨天(11日)表示,自然资源部组建五年来,我国自然资源调查取得一批新成果、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
自然资源部表示,五年来,全国共完成1885个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186万平方公里隐患综合遥感识别、12961处工程治理,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明显下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完成,它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和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统一的底图底数。
此外,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近三分之一;编制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布局9个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
五年来,国家共实施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完成修复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整治修复海岸线1100公里、滨海湿地42万亩。
2023年要夯实粮食能源资源安全基础
自然资源部负责人表示,2023年要夯实粮食、能源资源安全基础,严守安全底线,提高安全发展能力。
自然资源部表示,特别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健全奖惩机制。
此外,自然资源部明确继续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深化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推进未利用矿区资源调查评价,组织实施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推动实施矿产地战略储备工程,提高矿产资源国内供给储备保障能力。
自然资源部还改革土地利用计划配置方式,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五年下降21.51%。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水平 守住生态安全边界
对于如何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自然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水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自然资源部表示,继续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方式,规范重大项目用地清单,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土地计划的依据。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围填海管控规则,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及行业、民生用海用岛。
自然资源部明确,继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健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推动实施全国陆海生态系统本底状况调查、变化监测、风险预警。
楚国的家具几乎都以红色为主,这有什么讲究吗?(3)******
漆器在夏商周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用途也逐渐广泛。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普及与技术的进步,诸侯贵族的审美也开始逐渐提升,而漆器则受到了诸侯王的青睐。
而在各个诸侯国中,楚国的漆器是最负盛名的,在中国所出土的所有漆器中,漆器大都来自楚国境内,即今天的湖南与湖北两省。
在荆州的楚国墓葬中,发现了数以万计的楚国漆器,如著名的文物浮雕龙凤纹漆豆、漆木羽人等,都是典型的代表。我曾在今天的荆州博物馆、湖北博物院,以及邻近的宜昌博物馆,发现了大量精美的漆器。
荆州博物馆的楚国漆器(作者摄)
楚国的漆器多以黑、红两种颜色为主,它们的质地有的以黑为主,用红描纹;有的则以红为主,以黑描纹。同时还会不时地用黄、金、银、蓝等颜色作为衬托。这些漆器很巧妙地将黑色所具有的特点,与众多的色彩调和在一起,虽然色彩的差别很大,但你绝不对感到浮夸与突兀。
三、漆器在楚国人的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从今天出土的楚国漆器中发现,无论从日常的装饰打扮,还是一日三餐,楚国人都离不开漆器。装食物的豆与鼎是漆器,吃饭用的勺子、铲子也是漆器,喝水时他们也会用漆器,就连平时梳头用的梳子也是漆器。
可以说,漆器已经渗透到了楚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楚国人为什么对漆器情有独钟呢?一是因为漆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实用,而且漆器比较轻巧,还能防水防虫,容易清洁。另外一个方面,漆器虽然贵重,但原料的制作并不像青铜器那么复杂,能供普通人使用。
楚国人生活中的漆器(作者摄)